人心一旦变了,不管如何花巧语弥补,都有裂痕。
大夫人对桓清棠的不信任,一旦产生,就埋下了种子。饶是拼命遏制,种子有了风雨就发芽,长成了攀上心头的藤,郁郁葱葱。
正月十四,程昭又回了趟娘家。
她家兄弟姊妹商议去明晚去赏灯,要沿着护城河边走上一大圈,直到翌日天明才归。
四哥便说:“我订好了醉仙楼,它二楼的位置正好可以瞧见今年的灯王。”
程昭对沿河赏灯兴趣不大,可她喜欢看灯王。
“今年叫三姐收敛些吧。她沿街猜灯谜,把商家故意弄来刁难学子、吸引游客的噱头都戳破。就没有她猜不出来的灯谜。”四哥又说。
众人都笑。
程昭:“我喜欢跟三姐一起。想要什么灯笼,她扫一眼就能猜出来。我跟着她出门,从不空手而归。”
“我不爱跟她出门。”四哥说。
程昭就说:“那是因为她抢了你风头。”
前年的正月十五,程昭这厢好几个亲戚家的女孩儿凑一块,二哥接了三姐回来,人多热闹去逛灯会。
四哥程晁本想表现。他抓耳挠腮猜不出来的灯谜,程映一抬眸就知道谜底。
姑娘们全跟着程映跑了,包括程昭。
程四气得牙根痒。
“……今年我叮嘱三妹,叫她收敛几分。”大姐姐笑道,又说程四,“你跟她比学问,不是自讨苦吃?”
众人都笑。
大姐姐又说:“问问国公爷,他正月十五可要跟咱们家人一起赏灯。”
程昭的笑容敛去。
大姐姐见状,笑着说:“若他没空,你带上你小叔子。那小孩儿着实有趣。”
程昭:“我回头问问。”
又说,“我不一定出得来。每家规矩不同。靖南王府愿意让三姐跟娘家人过节,陈国公府未必。”
“做了人家媳妇,就要守人家规矩。你先回去问问。实在出不来也别恼,往后总有机会。”大姐姐说。
程昭道好。
她这日早早回了陈国公府,先去了绛云院。
她把明晚去赏灯的事,告诉了二夫人。
二夫人满口答应:“你只管去,好好玩一夜,十六补觉。”
又说,“我们年轻时候也爱去赏灯,如今熬不住长夜了。不过,我与你公爹还是会出去看看灯的,逛半个时辰就回来。”
程昭笑道:“这般甚好,我也不爱逛整夜。无奈大家起哄,不便扫兴。一扫兴,往后没人愿意带我玩。一年到头,也只元宵节可这般放纵。”
“是这个理儿。”
“元祁跟谁一起过节?”程昭又问。
“谁愿意带他逛灯市?他可会猜灯谜了。商贩恨不能捂住他的嘴,他把人家精心准备的‘小灯王’随口就猜出来。
他哪里是去赏灯?分明去砸场子。我带着他,商贩谴责般看我,我恨不能找个地洞钻。”二夫人叹气。
程昭失笑。
她也说了她三姐程映。
“元祁肯定比不过我三姐,毕竟他年纪小、见识没那么广。我带上他吧,看看他们俩谁赢得多。”程昭说。
二夫人毫不犹豫答应了:“行。叫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免得他仗着自已聪明就目中无人。”
程昭道好。
二夫人却欲又止。
程昭似乎能猜到她想说什么。
估计是问周元慎。
程昭没接话。
她从绛云院回来,派素月去告诉周元祁,请他明晚一起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