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天两百件到一千五百件,车间里“哒哒哒”的缝纫机声从早响到晚。
这天一大早,一个熟悉的身影火急火燎的闯进办公室。
“云厂长!”李有才搓着手,额头上的汗都来不及擦,
“咱们合作这么久了,怎么突然把我的订单推迟一周?仓库里明明堆着那么多货”
这个精明的二道贩子,靠着梧桐服装厂的衣服,一个月就赚了别人一年的钱。
可对外,他永远哭穷:“生意难做啊,本钱都压在货上了。”
云菀慢条斯理的合上账本,抬眼看他:“李师傅,您这是去仓库转过了?”
轻飘飘的一句话,让李有才后背“唰”的冒出冷汗。
他慌忙摆手:“没有没有!我就是看工人们往仓库搬货”
“布料涨价了。”云菀突然话锋一转,“下一批订单,得重新谈价格。”
李有才心里“咯噔”一下。
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有了竞争对手,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现在只能赔着笑脸:“云厂长,价钱好商量,咱们可是老交情了”
云菀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这些二道贩子背地里搞的小动作,她心里门儿清。
但现在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市场需要慢慢培育,急不得。
其实云菀并非在吓唬李师傅。
虽然布料价格确实上涨,但对梧桐服装厂的影响微乎其微。
她从百货商店和海市采购的布料库存,足够支撑七八个月的生产需求。
等到金秋时节,正好可以无缝衔接秋冬季服装的生产。
仓库里的存货与日俱增,可新客户却迟迟不见增加。
云泽阳急得嘴角起泡,眼睛熬得通红。
要不是那四个老客户撑着,光是人员工资、电费、厂房租金这些固定开支,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短短一周,仓库里就堆了上万件夏装。
云菀却气定神闲的安抚家人:“把心放肚子里,现在只管开足马力生产。等订单来了,可别像开业时那样供不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