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位,请随我来!
猜出这三人的身份后,我不敢托大,带着他们立刻进了铺子后院。
师父,有客人来了......我对着房间远远的喊了一句。
师父出来后,我发现那三人似是早就约定好了一样,快步走到师父跟前,半跪着双手抱拳,齐声喊道:老合万儿的旧部回炉拜山门,递片子请安了!!
这句,是关中坐地虎特有的黑话,换做旁人根本听不出里面的道道。
但我跟了师父十来年,倒也能明白个七八分。
在关中黑话里,老合一词代指江湖,而万儿翻译过来相当于首领、总把头之类的称呼,是一种尊称。
相较之下,回炉拜山门、递片子请安,这两句的意思就简单许多,主要是指曾经的部下听召回归,这次特意过来拜见请安。
三娘,大锤还有竹竿,你们三个......
师父看着三人跪地抱拳的姿态后,神情一怔,嘴角泛起一抹苦涩:我早已不是当初的金虎了,你们大可不必如此......
先前满口花花调戏我的三娘,此刻脸上再无嬉笑,她看着师父,满脸认真,二十年前,总把头将军墓中,断指救我和大锤的恩情,三娘至今不敢忘记,在三娘的心里,不管什么时候,八爷都是三娘的总把头......
俺也一样!
身形魁梧如小山的大锤,瓮声瓮气挠头憨笑。
三娘和师父的交谈虽只有短短几句,可依然让我感到吃惊。
孙八指,并不是我师父的真名,是圈内人给他取得绰号,而这个绰号的来源,就是缘于师父只有八根手指。
自打我认识师父时,就发现师父的左手小拇指和无名指,不知为何被齐根削掉。
我曾问过师父原因,但师父却绝口不提。
可现在看来,这一切,似乎跟三娘以及大锤有关
总把头,您老这次发‘金虎令’召我们,可是要带我们去哪里支锅发财啊
说话的是竹竿。
他穿着黄胶鞋,背上背着一个老式的组合蜈蚣梯,腰间则挂着一幅小号的飞虎爪,整个人瘦瘦高高,活像根移动的电线杆。
真正引起我注意的,还是竹竿那双倒三角眼睛,以及两撇宛如鲶鱼的胡须。
支锅的确是要支锅,但这次,咱们去的可不是生坑,而是一座滤坑!
都说十里不同音,就更别提盗墓这个特殊的行当了。
有过盗墓经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北派喜欢把盗墓叫做下斗,而南派喜欢把盗墓叫做‘翻肉粽’,而在我们关中,却喜欢将其称为刨红薯,将盗墓下斗前的一系列行为,称为支锅。
这,其实跟我们当地的民俗有关。
在我们关中,支锅最早的意思是支砌灶台,那时候人们需要时刻在外谋生,所以做饭都是临时搭个三角形的台子,把铁锅放上烧火做饭。
这就是支锅的由来。
但后面不少盗墓单干户,一个人搞不定那些大墓,就呼朋唤友搭伙,日子长久了‘支锅’也就成了盗墓的黑话。
如果把头说锅支不起来,就代表着是盗墓不成,这一趟会空手而返。
在圈内,这也叫走空。
至于滤坑,则是指这次是第二次进入这个墓。
滤坑
总把头,您老没开玩笑吧竹竿怪叫了一声。
一旁的三娘和大锤两人虽然没有说话,但脸上也或多或少带着些许不解。
一般来说,但凡支锅,选择的都是那些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同行光顾过的生坑,所以,竹竿在听到‘滤坑’这两个字后,反应才会如此的激烈。
鑫娃子......
师父喊了我一句,然后摸出插在沟子上的老式烟斗,熟练装上烟丝点火猛吸了一口,这才继续说了起来,掀起袖子,把你身上的那两道血痕亮出来给它们瞧瞧吧......
我抿了抿嘴,当着师父和三娘等人的面,缓缓将两只胳膊上的袖子撸起,露出了那道触目惊心的血痕。
这......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