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反向挖人才!
就常浩南个人而,只要对方同意在华夏举行颁奖仪式,那就是皆大欢喜。
面子上的问题,反而是次要的。
当然,另一方面,他也确实不知道这个仪式原本的安排到底是什么样的——
上一世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过程并未引起像是去年那样的舆论风波,因此佩雷尔曼最后也非常顺利地拒绝了领奖。
所以,千禧年数学难题实际上就没颁过奖。
他这是两辈子以来的。
简单来说,哈罗德教授通过一个叫做“高阶通量重构(fr)”的方法,统一了近些年来陆续出现的一系列紧致高精度格式。
只要在fr方法里面选择不同的通量修正函数,就可以覆盖到几乎所有基于单元内多项式重构的高精度格式。
可以说,这个成果,相当于其细分领域中的“大一统理论”。
尤其是对于常浩南来说,更是如此。
高精度格式,是最近两年来很是火热的一个研究方向。
不过,这和常浩南本人,以及火炬集团都没什么直接关系。
非要说的话,也只能说是因为torch
ultiphysics这条鲶鱼的横空出世,让整个数值计算赛道都跟着活跃起来,从而催生了一系列前世压根没有,或者前世到很晚之后才出现的成果。
(请)
从美国反向挖人才!
高精度格式就是其中之一。
在理论上,其优势在于当使用足够高精度的网格划分时,可以把计算误差控制在非常非常低的水平。
或者换句话说,如果不需要这么低的计算误差,可以大大节约网格数量。
以常浩南研究的水平集方法为例,当误差约束为1e-6时,适配四阶高精度格式对应的网格大小是适配二阶格式对应网格大小的32倍。
在三维情况下,网格量可以节约至130000。
在这种情况下,高精度格式本身所带来的额外复杂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每一种高精度格式的应用范围相当狭窄,且复杂程度很高,如果把每一种格式分别写进软件,那么代码数据量将会增加到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