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加莱猜想……已经证明了
完全公开说起来简单,但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常浩南和佩雷尔曼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过程,尽管相比于上一世由后者单独提出的方式已经称得上是简洁易懂,但仍然需要一定的拓扑学知识才能理解。
地球上至少9999的人,肯定是没指望的。
而且,整理出来的篇幅少说也有大几十页。
考虑到常浩南在最后的求解过程中还使用了一些数值计算的手段,那还要加上一个附录,对于计算程序进行补充和说明。
最终的完整版本肯定要破百页。
所以,传统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之类,肯定是不能指望了。
你能想象新闻女主播面带微笑地从头到尾念完一篇数学论文的场面么?
反正常浩南是不能。
所以还是得靠互联网。
而如果提到完全开放的学术网站……
毫无疑问。
arxiv。
虽然这最初是一个为了满足计算机领域研究人员的网站,但到了2000年这会,其中的内容已经逐渐囊括了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等其它学科,在整个学术界也获得了相当广泛的认可度。
当然,除了arxiv以外,同样的文档还会在稍晚的时间被上传到京航大学和斯杰克洛夫数学研究所的官网上。
当常浩南把这个提议通过邮件发送给佩雷尔曼之后,很快便收到了对方的回信。
不同于一贯的简意赅。
这一次,或许是因为总算实现了多年来的夙愿,也或许是因为结识一知音的喜悦,总之,佩雷尔曼这一次的回复不仅篇幅不短,而且字里行间中也罕见地带上了几分兴奋。
实际上,通过arxiv,而不是某份数学期刊直接公开成果,也是我的愿望,但考虑到这个历史性的成果是由我们二人共同完成,因此我还是决定充分尊重你的意见……
我很高兴看到你做出了和我相同的决定,这说明我们不仅在学术水平,而且在学术追求方面也是相似的,对我来说,这份喜悦丝毫不亚于解开庞加莱定理本身……
这封邮件再次印证了常浩南之前的想法——
佩雷尔曼并非性情孤僻,只是很少能遇到在思想上可以与他对等交流的人而已。
“那就……准备投稿吧……”
常浩南关掉邮箱页面,开始将草稿纸上的内容一点点整理到电脑中……
三天。
又是三天。
常浩南总算完成了最后一次检查,并把pdf格式的文档上传到了网站上。
相比于很多需要把内容复制粘贴到网页上的杂志社投稿网站,arxiv可以直接上传文件,算是相当友好。
然后……
点击提交!
arxiv并没有同行评审环节,因此,上传的文档会在
庞加莱猜想……已经证明了
“常教授,可算是把你给盼出来了……”
唐林天大踏步地向前,走到常浩南面前:
“你这一失联就是大半个月,万一有点什么急事可怎么办……”
还没等他说完,常浩南便疲倦地摆了摆手:
“要是有人打我办公室里那部红色电话,柳老师会去通知我的。”
“既然电话没响,那说明天塌不下来……”
说完之后,常浩南转头看向旁边的唐林天:
“唐校长这次来找我是……”
“哦……”
唐林天先是一愣,继而笑着回答道:
“本来是大上个礼拜,我在报纸上看见有个美国的什么数学研究所,要用单-->>价100万美元悬赏七个难以解开的数学问题,想过来问问你,你和佩雷尔曼教授正在尝试解决的庞加莱猜想有没有可能在里面,结果一连好几次都没见着你人。”
“后来我都快养成习惯了,每天抽空过来看看伱出没出来……倒是连那张报纸都忘了拿了……”
有传说是一件事连续干21天就能养成习惯。
那唐林天现在确实也快了……
这个时候,柳晨晨也插进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