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前辈说笑了,评审会嘛,共同讨论,共同进步,不管是争论也好和谐也罢,都是为了项目能顺利完成。”
“我们也就是准备的稍微充分了一点,对于专家们的很多高水平问题都提前准备好了对策,所以整个流程可能会顺畅一些……”
其实一般来说,设计评审会不是开一次就结束了,初审、复审甚至三审四审都有可能。
但涡扇10肯定是不需要后面的了。
……
当然,最后的庆祝宴,是少不了的。
在
怎么,你又要改国军标?
一般来说,哪怕主持项目的负责人水平很高,充其量也就是把评审会开成诸葛亮会,大家群策群力,总归是能找出并解决一些问题的。
像这种开会直接开成上课的,恐怕只有建国初期搞两弹一星的时候出现过。
但常浩南显然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
“我倒是觉得,就是因为有区别,有对比,才更显得有价值。”
“怎么说?”
刘振响这下也来了兴趣。
“我前段时间特地汇总了一下我这段时间参与过的几个项目,发现设计过程中,乃至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大概有三分之二是从设计阶段就开始引入的。所以,抓产品质量,就应该从产品寿命周期的源头抓起。”
“但是更远的不说,就80年代中期以后的这些项目,每一个的设计评审环节几乎都不一样。”
“尤其是一些需要多次复审的项目,参加相同型号项目会议的人员可能不固定,导致参加会议的人员对评审项目的关注重点和检查内容不一致、存在该关注的问题没有关注到、问题重复提,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评审把关效果。”
“还有,就拿这次涡扇10的评审举例子,评审要求和保密要求冲突,除了您和少数专家以外,大多数人都是到了评审现场才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