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业的曙光
    与此同时,京航大学这边。
    常浩南关于高速滚动轴承的研究也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对于他来说,如果真的只是想设计出一个单一的轴承产品,无论是针对涡扇9,还是针对涡扇10,其实都不算难。
    这段时间零零散散的事情做下来,也再次攒出来了300来点的科研点数,完成区区一个轴承设计项目,怎么都够了。
    但如今的常浩南早已志不在此。
    刚重生那会,花费科研点数去做具体项目那是没有办法,毕竟要是没有点实打实有说服力的成绩,总不能光靠嘴炮去说动别人改变国家级别的政策走向——
    哪怕嘴炮技能点满,那时候的他都没有能说上话的渠道。
    然而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如今的常浩南已经有了影响到行业走向的能力,看事情的高度肯定就不一样了。
    他之所以要把科工委系统里面搞高速轴承研究的几个顶级课题组聚在一起,除了加快研究进度以外,自然是准备推动一下整个行业的水平。
    而哪怕有了torchultiphysics这样一个计算效率比过去提高一个数量级的工具,要实现这个目标,那相比于结果,反而是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更重要。
    “常总!机械制造业的曙光
    而旁边的张庆刚则已经完全忘记了周围还有其他人,几乎抱着屏幕喃喃自语:
    “太准了,实在是太准了……”
    对于一个工程学模型而,这个精度确实已经跟做梦差不多了。
    不过常浩南对此倒是并不感到意外,实际上在大家的,还是对于轴承失效模式的计算能否跟实际情况一一对应。
    如果能,那就可以直接让华夏的轴承行业,乃至整个机械制造行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个能够直道超车的时代!
    尽管这个过程可能不是三两年就能完成的。
    但对于华夏的科研人员来说,难,从来不是问题。
    问题是过去看不到希望。
    别人的产品更好意味着用户更多,用户更多意味着产生的数据更多且更有价值,而这些数据又可以反馈回来进一步优化出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