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华夏的机械制造业
常浩南犹豫了一下。
其实他还真不敢打包票。
这东西毕竟投入极大,而且国内之前最大也就搞过3万吨,现在直接翻倍还多,也不太符合循序渐进小步快跑的精神。
不过考虑到目前上面对于航空产业的扶持力度,八九成把握总归还是有的。
别的不说,有了这个东西之后,空客和波音飞机的不少零部件,比如起落架还有机身隔框之类,就都具备在国内生产的条件了。
听到这样的回答之后,沈鸿的精神甚至瞬间恢复了些许。
不过常浩南和颜永年都知道,作为一个耄耋老人,沈老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让他继续这样强打精神下去并不是好事。
因此又特地转移话题,稍微聊了些轻松的内容之后,便留下对方一个人休息,起身离开了房间。
“沈老的精力有限,年纪又很大了,所以中间的很多事情,我还是需要补充一下。”
关上房门之后,颜永年低声对常浩南说道。
相比于在一机部担任要职的沈鸿,当时直接主持了模锻压机设计工作的颜永年对一些细节显然了解更多。
而且现年60岁不到的他也有更充沛的精力来和常浩南解释这些事情。
“颜教授您说。”
常浩南原本也没指望着90岁的沈老真的全程跟自己一起上强度,能通过后者接触到颜永年,就已经算是完成此行前来的主要目的了。
“其实,这台模锻压机的资料,目前只有一部分在我们青华大学。”
结果颜永年的
拯救华夏的机械制造业
他在遗失两个字上特地加了重音。
实际上,一直到21世纪头十年,广泛流传在外的说法都是麦道公司在和沪飞签署d82总装项目时,要求沪飞对运10的产线进行完全改造,并销毁全部相关资料。
其实想也知道不可能。
拆了产线完全改造这个事是真的,但麦道在合同里根本没提过运10资料的事情。
都是在后来一些年间,逐渐流落出去的。
当然宣称的理由肯定是保管不善遗失。
由于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十几年间极度频繁的机构调整变动,损失一些资料属于连追责都很难进行的事情。
颜永年用看难兄难弟的眼神瞄了一眼常浩南:
“总之,那次之后,我就借着科研之类的名义,把能转移的部分都转移到青华大学保存起来了,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带着课题组加入这个项目,哪怕打下手都行。”
“重型模锻压机,是沈老,还有曹春晓我们几个人心里头一直都放不下的东西,现在沈老年纪大了,老曹人在洪都,也就我还能帮他们实现这个念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