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术,但不够前沿
最初答应卢育英去给歼10做主动稳定性控制和喘振预测,其实已经是今年春节之前了,只不过因为年后各种意外事件频出,让常浩南一直都没能兑现承诺。
并且,由于卢育英实际上没有参与十号工程,因此这个事情直到现在为止都相当于并未开始,还需要和真正负责十号工程的宋闻聪或者薛炽夀进行沟通才行。
当然,以常浩南如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种事情已经没必要像一年前那样,由杜义山代劳了。
在会议结束之后,他很快拨通了611所那边的号码。
对方的接线员当然不可能决定如此重大的事情,因此在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之后,电话经过连续几次转接,才有一个年轻的男性声音重新在听筒中响起:
“常工啊,你这大忙人,可算想起来联系我们了啊。”
“要不是之前卢总在阎良碰见你那次提起来这件事情,我们都以为要被你放鸽子咯。”
常浩南很快听出了接电话者的身份。
十号工程的副总设计师,杨韦。
之前他在蓉城132厂
前沿技术,但不够前沿
但更加具体的东西,则不可能在电话里面谈。
因此他话锋一转:
“这样吧,技术细节方面的问题,在电话里面恐怕很难说清楚,我尽快安排一趟出差去京城,听一下你的思路,如何?”
这就体现出常浩南如今地位的变化了。
搁在一年之前,这种情况下,只有可能是他飞过去找别人,怎么可能让人家副总设计师专程为了他的一个想法而出一次差?
但现在,杨韦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就做出了这个决定。
当然,这倒也不是常浩南有意摆什么架子,实在是学校新给他配的那台超算性能确实了得,而611所并没有同等级别的设备……
总之就是真香!
……
作为顶级工程师,杨韦办事自然也是效率奇高,才隔了两天功夫,他便安排好了自己在蓉城那边的工作,在几名随行人员的陪同之下来到了京航。
二人在唐林天早已经安排好的一间保密程度足够高的会议室里面碰了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