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气(二合一)
当常浩南一觉睡醒的时候,已经是当天午后时分了。
没办法,参加一次这种大规模典礼,比在机房里面熬上一星期的夜都累。
而且在重生之后,他在获得系统的同时,似乎还被激活了一个睡眠时间储存功能。
可以一次睡上好长时间,然后在接下来几天里只用很少的睡眠时间维持精力。
或者反过来,先贷款再还债也行。
打工人神技了属于是。
总之在看了看表之后,常浩南对于自己一次睡了十几个小时的事情并没有感到特别意外。
昨天因为回家的时候已经后半夜所以没有给家里去电话,因此在简单洗漱之后,常浩南的的报道恐怕要持续至少一个星期时间,不着急的。”
“连续报道……一周?”
刚刚打开冰箱门,正准备取几个鸡蛋做番茄炒蛋的常浩南直接停住了手上的动作。
“是啊,从今天开始,在新闻联播里面会有一个时长三分钟,持续七天的专题部分,今天晚上会是一个总体性的报道,后面六天的内容分别对应你们六位获奖者的个人事迹。”
杜义山乐呵呵地说道:
“当然,具体到提交上去的、和你过去一年工作有关的所有材料,都已经经过学校,还有科工委方面筛选过了,范围严格控制在公开之后没有泄密风险的部分。另外,我已经让宣传口那边在完稿之后送过来一份,到时候由你本人再审核一遍,都确定没问题之后才会正式播发。”
阵仗很大,不过以五四奖章的分量而,也值得这么搞一回。
眼下这个时代,太缺少正确的方向引导了。
至于报道的内容,有杜义山参与把关,常浩南反而并不很担心:
“还是老师您考虑的周全,能这样的话那自然是最稳妥的。”
聊到这里,前者又在电话里透露了一个小秘密:
“也正是考虑到你的情况特殊,所以个人事迹介绍播出的顺序,当然也包括之前颁奖典礼时候你们的出场顺序,才特地安排成了按照姓氏笔画,而不是按照奖章编号,这样可以顺理成章地把你排在最后出来,给节目制作方和当时的主持人多一些缓冲的时间。”
能为了常浩南一个人而特地做出这些修改,显然也是说明了他所受到的重视。
稍稍停顿了一下之后,杜义山又继续道:
“另外,因为会涉及到你们你们几个人的个人经历,所以后面应该还会有一个简短的一对一访,你看看最近这两天什么时候有空?”
“这两天我应该都会在家,所以随时找我都可以,配合他们的工作时间就好。”
一般来说,常浩南不太喜欢参与这些事情。
不过这也要分情况。
央视的专访,该上还是得上的……
这不仅仅是在给自己争取荣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涉及到建设他的影响力,以及话语权。
最简单的例子,如今的常浩南已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装备建设和航空工业发展的路线。
但如果要是搁在一年之前,他刚重生过来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人在意一个普通大学生是如何指点江山的?
连建献策的渠道都不可能有,就更别提产生什么影响了。
唯有通过完成一个个项目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他的意见才能算是具备了真正的价值。
而个人荣誉的累积和地位的提高,也具有基本类似的效果。
“这样的话,赶早不赶晚,我让那边的记者下午就过来找你好了,这样万一后面还需要做什么修改的话,留出来的时间也充分些,你记得听电话,等对方到了我再联系你……”
在跟杜义山敲定了后续宣传上的一些事情之后,常浩南
少年气(二合一)
在昨天参加仪式的时候,常浩南在一张表上面看到了几个人在竞争奖章过程中的相关情况。
而在他的推荐单位一栏里面,填的是:华夏航空工业总公司(主)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协)。
足以见得,杨奉畑哪怕在这件事情里面没有发挥决定性作用,也至少应该是首倡者之一。
毕竟去年年末的时候,对方曾经亲口保证,要推荐一个大奖给他。
常浩南过去就对这位总师的性格有所了解。
脾气火爆,甚至带着些许江湖气,不过也是直来直去,出必行。
说了给他推荐,那就肯定会给。
只是,此前完全没想过会大到这种程度。
“现在这里也没有外人,我就直说了。”
面对常浩南的感谢,杨奉畑倒也没推脱。
“这个奖,最开始确实是我要求梁卓平往上面申报的,当然后面涪城、蓉城、镐京方面的同志也给你提供了不少参评材料,不过最后真正能评上,那靠的还是你自己,据说这次是将近一千号人选出来的你们六个,竞争相当激烈了。”
“当然,推荐你上去么,我也是有私心的,以后你成了红人,可一定要记着在我们所的项目上多帮衬几把,去年下半年有你在那时候,推进项目的速度简直了,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跟做梦一样,还有数字化设计组的林示宽他们,成天念叨你,我看就差把你的照片裱起来挂在他们计算中心的大门顶上咯……”
电话那边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
“挂楼外面就不必了……”
尽管知道杨奉畑大概率是开玩笑,但常浩南还是赶紧阻止。
啥身份呐把照片挂在外面。
嫌命长到续不完了属于是。
“放心吧,他们有数的。”
杨奉畑也是呵呵一乐:
“有-->>时间可以回盛京这边来看看,你是柳城人,算起来咱们还是老乡,就算没有项目,也可以回来探探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