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干扰,电磁学之盾!
二人聊天的功夫,已经走到了两片摆放在架子上的、还没来得及装回去的机翼旁边。
“对了,师姐。”
常浩南盯着面前的机翼看了许久,突然回过头来:
“你们在改这两架飞机的时候,记得增强一下挂架上电气接口的数据传输能力。”
停顿一下之后,又紧接着补充道:
“如果老机翼内部的空间实在不够,至少也要给37号两个挂架专门升级一下,并且跟后座的多功能显示器连上。”
“啊,这个当然没问题,单给两个挂架做升级的余量还是有的。”
相比于之前只负责给八三工程打打下手的情况,姚梦娜现在负责的工作要多上不少,甚至勉强算是和唐长鸿一起统领全局,对改装情况的了解自然要全面的多:
“不过专门升级挂架的话……是有什么特别的弹药需要挂载么?”
1997这会,华夏的机载武器型号还相当贫瘠,歼轰7目前唯一的精确制导弹药就是射程50k、因为应对杂波能力很差所以基本只能用来反舰的鹰击81导弹,在发射之前并不需要与载机之间有太多的数据沟通。
实际上鹰击81甚至可以在没有目标信息的情况下发射,到末端雷达开机之后碰碰运气。
“弹药么……差不多吧”
严格来说,干扰吊舱大概应该算作是设备,不过要是用文艺一点的说法,那把电磁波看作无形的弹药也不是不行:
“我们这次过来测试的那个东西,如果正常搞出来的话,应该能安在歼轰7上面。”
“知道了。”姚梦娜点了点头。
“师姐这边有什么需要在技术上需要帮忙的地方么?”
事关电子战平台的选择,常浩南还是不由得问了一下。
“目前还没什么,其实我们目前定下来的这套升级方案很保守了,几乎都是你之前在盛京那边带着我做过的东西,所以总的来说还算顺利,按照目前的计划,大概下个月就能把这两架飞机改好,交给部队试用。”
姚梦娜脸上挂着淡淡的骄傲。
如果说最开始,她选择留在镐京还是为了能不被常浩南的脚步甩开太远,那么经历了这近一个月的工作之后,她已经开始对这两架经由自己之手诞生的飞机产生了些许感情。
……
吊舱的空中测试选在多云但无雨
雷达干扰,电磁学之盾!
与此同时,这个高炮团的团长沈彦正略显紧张地站在指挥阵位后面,看着眼前预设阵地上面呈半环形排列开的18门74式双37高炮。
这是陆军其它同类单位都能馋哭了的装备。
虽然外表跟过去的65式双37差不多,但新增了1035模拟式指挥仪、两米测距机和瞄10型炮瞄雷达,高炮本身也安装了随动电机,可以自动获取并解算目标诸元,也无需靠人力驱动高低机和方向机。
除了还得用卡车拖着跑,以及花时间布置阵地之外,似乎跟那些现代化的全自动高炮系统已经没什么太大差别。
并且沈彦还专门派上了手里平时训练成绩最好的一个高炮营。
事实上,他本人过去就是这个营的营长,因为在一次军区级的大比武中带队拔得头筹,才被提拔为副团长,最终晋升团长。
虽然他早就知道所谓联合演训的实际目的是给试飞院做测试,对手并不是他一直以来都期望着能正面较量一番的空军,但是管它呢。
这个年代陆军实在太艰苦了,高炮团平时连打靶机的机会都少,很多时候只能对着空气练习,现在有活人开着真飞机陪练,沈彦简直求之不得。
反正各级指战员的斗志已经被激发起来了,而且他已经承诺如果对抗演习获胜,明天中午就给全团加餐。
随着预计的演习时间一分一秒接近,沈彦抬手看表的频率也变得愈发频繁,并且时不时还要看一眼不远处雷达屏幕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