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青华文学 >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 > 第2772章 林达康的担忧

第2772章 林达康的担忧

方东来挂断沈青云的电话时,指尖还带着手机屏幕的余温,胸腔里的狂喜像揣了团烈火,烧得他脸颊发烫。

办公室的白炽灯亮得晃眼,桌上刚整理好的京州市公安局月度治安报表还摊开着,可他已经没心思看了。

省公安厅厅长,这个多少人挤破头都够不着的位置,竟然真的落到了自己头上。

有一说一,之前沈青云跟他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虽然很兴奋,但觉得希望其实并不大,毕竟文春林这位省委组织部长的影响力沈青云不知道,方东来在汉东工作这么多年,其实是非常清楚的。

可万万没想到,沈青云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居然说服了省长刘汉生跟省纪委书记唐国富,这属实让方东来震惊不已。

他猛地站起身,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皮鞋踩在地板上发出“咚咚”的声响,与心跳声重合。

窗外是京州的万家灯火,夜色浓稠如墨,可他眼里却亮得惊人。

副省长级别的高配公安厅长,执掌全省公安系统,这不仅是职务的跃升,更是沈青云对他的绝对信任。

可这份狂喜没持续多久,他的脚步就慢了下来,眉头渐渐皱起。

“不行,不能光顾着高兴。”

方东来心里明镜似的,自己能走到今天,最该感谢的人不是沈青云,而是京州市委书记林达康。

当年他还是京州市局刑侦支队的一个小队长,因为性格耿直,得罪了时任副局长的领导,被发配到城郊派出所当所长,是时任区委书记的林达康,在调研时发现了他的才干,力排众议把他调回分局,一步步提拔到副局长、局长,直到今天的京州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

林达康不仅是他的老领导,更是他的伯乐和靠山。

如今自己要升任省厅厅长,虽说有沈青云的推动,但林达康作为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在常委会上的一票至关重要,而且就算自己到了省厅,林达康依旧是省委常委,地位比他高,话语权比他重,以后少不了要仰仗人家。

“必须立刻去拜访林书记。”

方东来打定主意,抬手揉了揉有些发烫的脸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走到衣柜前,换下身上的警服,穿上一件深灰色的休闲西装,又从抽屉里翻出一个精致的木盒。

里面是他托人从家乡带来的特级毛尖,不算贵重,却是份心意。

林达康素来清廉,送贵重礼物只会惹他不快,这点分寸方东来还是有的。

拿起手机,他深吸一口气,拨通了林达康的电话。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通,林达康沉稳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几分熟悉的温和:“东来啊,什么事?”

“林书记,您现在有空吗?”

方东来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没有丝毫狂喜后的张扬,对林达康说道:“我想过去拜访您,跟您汇报点工作。”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林达康的笑声:“你小子,消息倒是灵通。来吧,我在家属院一号别墅,直接过来就行。”

挂了电话,方东来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林达康的语气听着并无不悦,看来是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反感。

他抓起桌上的木盒,快步走出办公室,司机早已在楼下等候。

车子驶离市公安局大院,融入夜色中的车流,方东来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心里五味杂陈。

兴奋、感激、忐忑,还有一丝对未来的敬畏。

汉东的局势有多复杂,他比谁都清楚,沈青云根基未稳,文春林势力庞大,自己这个“沈系”标签鲜明的厅长,以后的路绝不会好走。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可能放弃这个机会,从正厅级到副省级,那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

京州市委家属院坐落在京州西郊的半山腰,远离市区的喧嚣,环境清幽。

车子驶进绿树掩映的大门,沿着蜿蜒的柏油路往上走,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别墅,每户都带着独立的小院,路灯在夜色中洒下暖黄的光晕,映得路面上的落叶格外清晰。

车子在一号别墅前停下,这是一栋两层的青砖别墅,院墙爬满了常青藤,门口的路灯下摆放着两盆修剪整齐的冬青,透着简约而庄重的气派。

方东来刚下车,别墅的大门就开了,林达康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家居服,站在门口微笑着看着他,身后的客厅里透出温暖的灯光。

“林书记。”

方东来快步上前,恭敬地喊了一声,手里的木盒递了过去:“一点家乡的特产毛尖,不值钱,您尝尝鲜。”

林达康笑着摆摆手,侧身让他进屋:“你小子,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

话虽这么说,还是顺手接过木盒,递给了迎上来的保姆:“王妈,拿去泡上。”

走进客厅,方东来下意识地打量了一番。

客厅不算大,却布置得格外雅致:浅灰色的真皮沙发,深色的实木茶几,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写着“求真务实”四个大字,笔力苍劲,一看就是林达康的手笔。

墙角摆着一盆茂盛的绿萝,叶片翠绿欲滴,给屋里添了几分生机。

茶几上放着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京州市近期的经济数据报表,旁边还摊着几本厚厚的文件,显然林达康刚才还在工作。

“坐吧。”

林达康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自己在主位坐下,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对方东来直截了当的说道:“省委常委会的结果,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官场没有秘密,尤其这种公开的省委常委会,表决结果出来的第一时间,下面的人肯定会得到消息,林达康并不觉得意外。

方东来坐下的时候,身体微微前倾,姿态恭敬:“知道了,沈书记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了。林书记,这次真的谢谢您,要不是您一直以来的栽培和支持,我万万走不到今天。”

他的眼神真诚,没有丝毫虚情假意。

林达康笑了笑,摆了摆手,语气平和:“你不用谢我。这次能成,主要是沈书记力推,我只不过是顺水推舟,在常委会上投了赞成票而已。”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方东来脸上,带着几分审视,却更多的是欣慰,笑着说道:“你在京州市局这几年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去年打击电信诈骗,你亲自带队蹲点半个月,端了三个跨境诈骗窝点,追回损失两千万。还有锦绣花园上访事件,虽然一开始维稳有瑕疵,但你后续处理得很稳妥,没有激化矛盾。沈书记看重你,也是因为你有实打实的业绩。”

方东来心里一暖,林达康记得他的每一件功劳,这让他格外感动。

他连忙说道:“林书记,您过奖了。这些都是我该做的,而且如果不是您当初把我从城郊派出所调回来,给我压担子,我也不可能有今天的能力。”

他想起多年前的往事,那时他因为拒绝给一个涉黑团伙“打招呼”,被时任副局长的领导穿小鞋,发配到最偏远的城郊派出所。

就在他心灰意冷,打算申请调去交警大队的时候,林达康到派出所调研,看到他整理的辖区治安分析报告,又听了当地群众对他的好评,当场就拍板把他调回市局刑侦支队,还提拔他当了副支队长。

“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前提是得有人给你发光的机会。”

林达康当时说的这句话,他至今记忆犹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