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心里却很开心,劈完柴,于师父又让我去挑水,我挑着水桶,慢悠悠地走向河边,心里想着,等把水挑回去,就可以跟于师父问问去涪江边的具体日子了。
挑完水,我刚走进院子,就看见胖婶又来了-->>。
她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一些新鲜的蔬菜和几个鸡蛋,一看见我,她就笑着说道:“娃儿,放学了?”
我点点头:“嗯,胖婶婶,您怎么来了?”
胖婶走进屋,把篮子递给于师父:“于师父,这是我自己种的蔬菜,还有几个鸡蛋,您和娃儿尝尝鲜。”
于师父推辞了半天,最后还是收下了。
胖婶坐了一会儿,跟于师父聊了聊关于捡骨的事,然后又叮嘱了我几句,让我好好读书,才起身离开。
胖婶走后,于师父对着我说道:“明天我们就去涪江边看看。你今天早点休息,养足精神。”
我一听,顿时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师父,我们明天什么时候去啊?”
于师父说道:“明天早上吃完早饭就去。你现在去把作业写完,然后早点睡觉。”
我点点头,跑进堂屋,拿出作业,飞快地写了起来。
这一次,我没有丝毫的不情愿,反而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
…
天刚蒙蒙亮,没等于师父叫,我就醒了。
我穿好衣服,走出屋,看见于师父正在准备烧火,还准备好了罗盘、鲁班尺,还有一些黄纸和朱砂,看见我这么早就起来了,又对着我奚落了几句。
吃完早饭,我们收拾好东西,就朝着涪江边的方向出发了。
一路上,于师父一边走,一边给我讲解涪江的地形:
“涪江是咱们这里的主要河流,水流湍急,地势复杂。尤其是下游那段,暗礁很多,很危险。胖婶的丈夫和孩子,就是在下游那段出事的。”
我认真地听着,把于师父说的话都记在心里。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我们终于来到了涪江边。
这一段的江水比我想象中还要湍急,江水奔腾着,发出哗哗的声音,好像一头咆哮的野兽。
岸边的石头被江水冲刷得光滑圆润,偶尔还能看到一些水草在江水里飘荡。
于师父拿出罗盘,在岸边仔细地测量着方位,时不时的还拿树枝在岸边淤泥里面捅了捅。
我站在旁边,不敢打扰他,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突然,于师父停下了脚步,对着我说道:“子河,你过来看看。你看这岸边的泥土,颜色是不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我连忙跑过去,蹲下身,仔细地看着岸边的泥土。
只见这些泥土的颜色比别的地方要深一些,而且还带着一股淡淡的腥味,我疑惑地问道:“师父,这泥土怎么不一样啊?”
于师父说道:“这泥土里掺杂着一些水草和鱼鳞,说明这里的水流比较平缓,是鱼类聚集的地方,而且,你再看那边。”
他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河湾。
“那个河湾是个回水处,水流相对来说比较浅。”
我顺着于师父指的方向看去,果然,那个河湾的水流比其他地方要平缓很多,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落叶,我点点头:“师父,我明白了。那我们是不是就在这里引骨啊?”
于师父说道:“没错。不过,引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准备很多东西,还要选一个合适的时辰。我们今天先来勘察一下地形,确定好引骨的位置,等十天后,再正式帮胖婶引骨。”
说完,于师父从背包里拿出几张黄纸和朱砂,还有一支毛笔。
他在黄纸上画了几道符,然后把符纸放在岸边的石头上。
接着,他又拿出罗盘,对着河湾的方向,嘴里念叨着一些我听不懂的咒语。
我站在旁边,看着于师父认真的样子,心里对他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我知道,于师父虽然看起来邋遢,但他的本事却很大,有他在,一定能帮胖婶找回她丈夫和孩子的尸骨。
过了一会儿,于师父停止了念叨,他收起罗盘和符纸,对着我说道:“好了,今天的勘察就到这里。我们回去吧,还有很多事情要准备。”
我点点头,跟着于师父往回走。
路上,于师父又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引骨的知识,比如引骨需要用到的法器、咒语,还有需要注意的禁忌,这些东西我现在都有些记不太清了,唯独记忆犹新的一段话。
“其实引骨这门手艺很多人都会,很好学。”
“那为什么那些人给胖婶说那么贵的价格啊?”
“因为,开个张不容易。”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