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公府开桃花宴,宴请的帖子需得通过门房上发出去。
程昭便知晓大夫人和太夫人邀请了哪些人。
陆陆续续有了回帖。
“……没有庆安郡主府。”程昭与心腹众人说。
她之所以特别关注庆安郡主府,除了上次太夫人的侄孙女提到了字帖,还因为庆安郡主以前给周元慎和桓清棠做过媒。
程昭好奇这件往事,母亲说她窥探隐私。
秘辛的确令人着迷,想看清背后真相。
她还打算旁敲侧击问问庆安郡主。
却不曾想,周家如今跟庆安郡主府不走动了;过年时候门房上明明还收到了庆安郡主府的礼,也回了礼。
“没人敢不巴结周家,那估计是庆安郡主得罪了太夫人。彼此还送礼,维持最后的体面不撕破脸,实则不走动了。”程昭说。
“那挺有意思。”素月道,“少夫人,您查查门房上的账簿,看看是不是今年才不请她的。”
程昭:“这个主意好。等忙完了再看。”
宴席在即,程昭手头也有些差事,她和桓清棠都要帮衬大夫人迎客。
宴席最是考验“当家主母”能力的时候,程昭不能出错。
程昭依照母亲和大姐姐教过她的,先把宾客排序:谁是最重要,绝不能有闪失,此事要抓牢。
周家的宾客中,与太夫人关系最好,又被太夫人敬重的,唯有福康长公主。
其他人,多多少少是她们巴结太夫人。
而正好,福康长公主又很喜欢程昭。
“……上次公主送我的那支步摇拿出来,我这次宴席只戴这一样黄金首饰。”程昭说。
李妈妈忙去准备。
她们这边说着话,外头有小丫鬟说,小厮南风找秋白。
南风还没满十三岁,却深得周元慎器重。他经常内院、外院跑,不用避讳什么,很方便。
秋白不知何事,出去了一趟。
回来后,对程昭说:“是国公爷有件事叮嘱您,关于清远侯府的。”
上次清远侯府的孙夫人、孙家少爷小姐登门做客,差点搅和得程昭和大伯母吵起来,估计周元慎也听说了。
“什么事?”
秋白低声,把周元慎要说的话,告诉了程昭。
程昭听罢,微微蹙眉:“孙小姐敢在陈国公府的桃花宴闹事?”
“太夫人很器重娘家的侄孙,孙小姐恃宠而骄。她被许配给了五皇子,将来要做王妃的,更添骄纵,什么都敢做。”秋白道。
又说,“未必会闹事,只是提醒您当心。”
这话也是南风打听的,告诉了秋白。
程昭就说:“内院的事,国公爷什么都知道。”
又道,“南风哪里只是小厮?他简直是国公爷的眼睛,成天在内院、外院观察,偏偏大家都把他当个不起眼的小孩,没人提防他。”
上次程昭和秋白在晨晖院议论“送子观音”,当时南风也在。
“赏他一些钱,再抓些糖给他。”程昭说。
虽然这小孩“告黑状”,程昭还是挺喜欢他,甚至指望将来他能帮自已打探消息。
秋白道是。
一转眼,就到了陈国公府的桃花宴。
二夫人娘家也来了宾客,是一位舅母,带着两位表嫂。
“昭昭,你来。”二夫人特意叫程昭到跟前,向她介绍。
拜年的时候见过,程昭都有印象,一一叫得出她们。
惹得二夫人更是高兴。
儿媳妇不仅美貌如仙,还聪明机灵,又把二夫人娘家的事放在心上,二夫人里里外外都舒爽。
“母亲,您陪着坐坐,我还要去迎客。”程昭说。
又安排下人,“给舅母上铁观音,我记得舅母说只爱这种茶。”
二夫人更是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