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周元慎到了秾华院。
程昭见他进来,起身向他见礼,这才彼此坐下。
“……今日皇帝发狂,砍伤了一位大臣。”周元慎突然对程昭说。
程昭错愕:“谁?我祖父吗?”
周元慎顿了顿:“跟你们家无关。”
程昭:“……”
那你告诉我做什么?
不对。
她抬眸,看向周元慎,半晌才试探着问:“国公爷是拿朝堂上的事,跟我闲聊吗?”
“是。”
程昭:“……”
她感觉很怪异,又有点不明所以,还是接了他的话。
“皇帝为何当众发难?”
给士大夫定罪,有很严苛的流程,就连“严刑拷打”都不可以。需得证据充足。
当庭砍杀,皇帝会遭到所有臣子的攻讦。他们会奋而反抗,拒绝办差,从而整个衙门停滞。
政务是需要官员去办的。
不仅如此,还会在史书上留下沉重一笔:史官也是士大夫,他会详细记录此事,让皇帝留下千古骂名。
“皇帝要重修皇陵,遭到了郭太师的反对,年前就在讨论此事。
开年后,郭太师的门生又借此生事,说了些非常难听的话,皇帝盛怒之下就拔剑砍伤了他。”周元慎说。
程昭细听他的话。
皇帝上朝时候,偶尔会携带一柄长剑。不过,此物多半是装饰;朝臣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不准佩剑上殿的。
“……皇帝的佩剑,开刃了?”她问。
周元慎回望她:“本不该开刃的。”
“这就是有人故意使坏。先激怒皇帝,又把他的佩剑开刃?”程昭说。
否则,哪怕是拔剑,也只是吓唬朝臣。
见血了,就不一样了。
这件事会影响局势,也会牵连很多人,包括陈国公府。
风雨欲来。
“应该是动了手脚。”周元慎道,“是郭家手笔。”
郭氏乃颍州望族,声震天下,现在的皇后便是出身郭氏。顶级门阀在朝的影响力,比皇帝本人大多了。
郭家一直很想拉拢陈国公府,以及程家,郭皇后才给程昭和周元慎赐婚。
当然,如果因此让周氏与程氏反目成仇、彼此内斗,对郭氏也有好处。
一箭双雕。
“国公爷,皇帝又要您出力,去替他解决此事吗?”程昭问。
周元慎:“是。”
“您需要我祖父帮衬么?”程昭又问。
周元慎:“我自已去同相国说。”
程昭:“那明日我可以陪您一起去趟程家。”
“不必。”周元慎道,“只是闲聊,不用你出面。此事也不算复杂。只要皇帝松口,立七皇子为太子,此事就可迎刃而解。”
“七皇子的母族太强大了,皇帝不会愿意的。”程昭道,“国公爷的想法呢?”
“七皇子羸弱怯懦,他做皇帝,对宗室乃致命打击。可对门阀而,这是极好的机遇。”周元慎道。
程昭看一眼他。
他说机遇,不单单是指颍州郭氏的机遇,也有他的。
如今宗室的权力凋零得厉害。
皇帝弑杀,必然会导致皇权削弱,任何集权都不能靠杀戮得到,只会让士大夫们与皇帝更加离心。
先帝埋下祸根,如今的皇帝又走上他父亲老路,朝局在这个时候一团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