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到了大雪或者酷暑的日子,高门望族都会做些善事。
雪天不少人受寒、受饿,搭个粥棚散散粥,便是积德行善。
大夫人把这件事交给程昭。
她再三说:“这可是大事,切莫出错。一旦有了差错,太夫人跟前咱们两人都无法交代。”
程昭想起她才提“优待”自已,事情就来了,未必没有陷阱。
“大伯母放心,我必定处处周到。”程昭道。
搭粥棚那一日,程昭带上李妈妈、秋白和素月去查验,每件事都亲眼过目。
后门的粥棚,她看了又看;大厨房熬粥的锅与米,她也是再三看过了。
散粥不算大事,她娘家也做的。有年母亲交给大姐姐负责,让程昭帮衬。
大姐姐跟着母亲学了不少东西,一一教给程昭。
程昭年纪不大,玩心重,有一搭没一搭听大姐姐说。不过她自幼有些聪明劲儿,用五成力就可以得十分功。
第二天,陈国公府正式开始煮粥、散粥。
程昭早早到了大厨房,一眼就嗅到了一股子味道。
在寒冬腊月、热气腾腾的大厨房,这样的味道不容易捕捉,可她还是察觉到了。
程昭在大厨房转了一圈,当即离开。
大夫人宋氏坐在承明堂。
今日迟半个时辰回话,因为管事们都要出去看着小厮丫鬟扫雪。
“……已经安排妥当了,夫人。”宋氏的心腹刘妈妈,悄然走进承明堂,低声告诉她。
大夫人喝了口茶润嗓子,半晌才道:“如此甚好。赶紧把那个人打发走。
她成天闷声不响坐在那里,怎么骂她都装聋,像一条毒蛇一样盯着我,着实难缠。”
刘妈妈点点头。
程昭的确很会使读书人家姑娘的那些阴招。
另外就是她涵养功夫了得,脾气似闷湿的柴火,怎么都无法点燃她,还把自已弄得一肚子气。
大夫人对付二夫人的手段,在程昭身上半点作用不起。
一个人独占承明堂十几年,大夫人下意识觉得,将来一切都是她的,她便是周家的“老封君”。
程昭是入侵者。
人怎么可能喜欢侵入领地的野兽?
不满与危机并存,当然要及早把她清理出去。
“桓氏这几日是怎么得罪了太夫人?”大夫人宋氏又喝一口茶。
太夫人这几日把桓氏叫去了寿安院,叫她带着人去帮衬捡佛豆,过年时候要捐给金安寺。
——此事极其耗费时辰,又枯燥,若不是真心信佛,宛如酷刑般。
桓清棠已经去了好几日。
以往没有过的。
桓清棠是大夫人宋氏的好帮手。她对儿媳不至于生出什么虚伪的母女情,到底还是把她看做亲信。
自已的亲信,她也是很维护的。
所以,借着打压程昭,让太夫人的怒火转移,顺便把程昭从大厨房踢走。
“大夫人,可需要老奴去帮您打听打听?”刘妈妈问她。
大夫人摆摆手:“算了。桓氏是年轻小辈,让太夫人惩罚她出出气,省得老太太存一肚子气过年,大家都不好受。”
又道,“你再去粥棚看着,别叫程氏翻出什么花样。”
刘妈妈应是。
程昭从大厨房出来,低声跟素月耳语几句。
素月与她极有默契,当即去办了,没有半分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