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华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青华文学 > 权力巅峰从银行职员到封疆大吏 > 第824章 拜访2

第824章 拜访2

闻哲知道,顾书记一家完全把自己当成家人来看。因为到了顾凌风这个级别的干部,身体状况对外也是保密的,不会轻易透露健康情况。因为他们身居高位,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牵涉到许多利益的流转、划分,也会对当地官场、时局带来影响。

闻哲放下文件,向顾凌风,几分关切的说:

“顾书记,您可得多注意身体,w省的工作刚起步呀。”

顾凌风摆摆手,笑着接过李教授递来的温水:

“老毛病了,不碍事。倒是你,鼎元新区刚经历风波,班子调整后事情肯定多,也别只顾着工作,安琪那边你也得多陪陪。”

提到安琪,李教授说:

“这次你们俩一起过来,我看安琪状态不错,你们小两口的日子,也得好好经营,早点生个孩子。”

闻哲笑着点头:

“您放心,我记着呢。”

等李教授离开书房,顾凌风重新拿起桌上的调研文件,语气又沉了下来:

“跟闻秀才说说这些,也是想听听你的想法。你在鼎元新区搞过科技金融试点,有没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闻哲沉思片刻,说:

“我们新区当时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后来联合几家银行搞了‘政银企三方联保’——政府出风险补偿金,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企业互相担保,效果还不错。或许w省可以先找几个市做试点,慢慢推开。另外,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级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估,让银行敢放贷、愿放贷。”

顾凌风眼睛一亮,起身拿起笔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

“这个思路可行!回头我让金融办的人研究一下,要是能在w省落地,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你刚才说的‘鼎元汇票’,我倒是挺感兴趣。具体怎么操作?能在w省借鉴吗?”

闻哲放下水果,详细解释起来:

“‘鼎元汇票’是我们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搞的创新模式。由新区管委会牵头,联合省内几家大行成立风险补偿基金,企业凭订单就能申请汇票,银行先放款,管委会承担部分风险。这样一来,企业不用等货款到账就能周转,银行也敢放贷了。去年推出到现在,已经帮两百多家企业解决了近十亿的资金问题。”

顾凌风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

“这个思路好,把政府的信用和市场的机制结合起来了。w省的中小企业数量比长宁多,但产业链更分散,要是能搞个类似的模式,或许能缓解融资难的问题。不过,这里的银行风控体系比长宁保守,得先找几家愿意试点的银行,慢慢突破。”

“您说得对,”闻哲补充道,

“我们当时推进的时候,也有银行犹豫,还是丁毅凡董事长首先在他们福兴银行响应,长宁商业银行也主动而为,后来是方市长到省财政厅,取得了财政支持,承诺我们新区财政先注入五亿风险金,银行才愿意尝试。

“w省要是想推,或许可以先从重点产业入手,比如您刚才说的重型装备制造行业,先帮龙头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再带动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这就很复杂了,毕竟这里是重工业大省。”

顾凌风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望着院子里的玉兰树:

“你这个建议可行。重型装备制造厂要是能活起来,能带动上千家配套企业,三角债的问题也能缓解一部分。不过,这里的情况比长宁复杂,地方保护主义也重,推进的时候肯定会遇到阻力。”

闻哲也站起身,说:

“阻力肯定有,但只要方向对,慢慢推进总能见成效。就像当年在长宁搞商业银行改制,一开始也有很多人反对,您当时说‘改革不怕慢,就怕站’,这句话我一直记着。”

顾凌风转过身,眼中带着欣慰:

“看来我当年没白教你。你现在是正厅级干部了,考虑问题要更全面,既要抓经济发展,也要防风险。鼎元新区是省里的重点,你肩上的担子不轻,尤其是明远同志明年要退,你得提前做好接棒的准备。”

闻哲郑重点头,说:

“我明白。这次班子调整后,我已经开始梳理新区的重点项目,特别是星云集团的超千亿元项目,争取今年能完成一期建设。另外,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也不能放松,这次诬告事件给我们提了醒,得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机制,让干部能安心干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