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笙没打算特意介绍父亲,反正他就是来参观的。
他回头看了眼背着手东张西望的邹家辉,周海笙暗自好笑:就算你是商界大佬,在这儿也插不上手。
虽然父亲没说,但他猜得到此行的目的。
想看就看吧,保管让他大开眼界。
今天正好是部门的周例会。
九点钟,周海笙组织三位设计师对夏装进行总结,并布置秋装的设计任务。
邹家辉答应过儿子要守规矩,所以老老实实坐在一旁。
在这间小小的会议室里,邹家辉看到了儿子不为人知的一面。
当设计师们做完总结后,周海笙简明扼要的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于秋装主题的讲解,更是让对服装一窍不通的邹家辉眼前一亮。
“走吧,我带你去车间转转。”周海笙一早就办好了参观手续,这是厂里的正常流程,并非为他破例。
邹家辉点点头跟在后面。
到目前为止,他只看到了儿子的优秀,并不觉得这家服装厂有什么特别之处。
如果要说优点,大概就是员工积极性很高。
直到走进车间,看到高效有序的生产流程,邹家辉才真正对梧桐服装厂刮目相看。
“二十个工人组成一个生产小组,我们共有三十多个小组。每个小组日均产量四千五百件,全厂日产量约十五万件。按每月二十一个工作日计算,月产量约三百万件。”
周海笙的介绍让邹家辉暗暗吃惊。
夏装因为款式简单能达到这样的产量,春秋装约三分之二,冬装则不到一百万件。
听到这些生产数据,邹家辉不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样的产量规模,通常需要上千人的大型服装企业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