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酒馆待了一会儿,苏远起身去了轧钢厂。
晚上下班回到羊管胡同,刚进院子,两个儿子就像小燕子一样扑过来,一人抱住他一条腿。
“爸爸爸爸!快看我们画的画!”大儿子豆豆举着一幅画,迫不及待地展示。
“不对不对,先看我的!”小儿子诚诚也不甘示弱,举着自己的作品往前挤。
两个孩子虽然还不到三岁,却已经懂得在爸爸面前争宠了。
这次他们各自画了一幅画,还故意不说哪幅是谁的作品,非要让苏远来评判。
“爸爸你猜猜,哪张是我画的?”豆豆眨着大眼睛问道。
“不对,是让爸爸评评哪张画得更好!”诚诚急忙纠正。
苏远被两个儿子逗笑了,蹲下身仔细端详这两幅稚嫩的画作。
一张画的是一个大太阳,旁边有几朵云彩;
另一张画的是一只小鸟,站在树枝上。
说起来,两个孩子的绘画兴趣还是受丈母娘张桂芳的影响。
现在住在这个院子里,张桂芳主要负责照顾孩子。
不过两个孩子都很省心,不哭不闹的。
张桂芳闲着无聊,除了打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最近还迷上了画画。
两个小家伙在旁边看得多了,也学着拿起画笔涂涂画画。
苏远看着两幅充满童趣的画,认真地说:“这张画的太阳特别圆,颜色涂得很均匀,把太阳的温暖都画出来了。”
他指了指另一张,“这一张的小鸟画得活灵活现,好像在唱歌呢!两幅画都很有特色,爸爸都很喜欢。”
他故意不比较孰优孰劣,而是分别指出每幅画的优点。
两个孩子听了都眉开眼笑,心满意足地抱着自己的“大作”跑开了。
这时张桂芳从屋里出来,看到苏远,忍不住感慨:
“今天和刘家妹子去街上转了转。”
“真是奇怪,街上卖粮食的摊子少了很多。”
“就连国营粮站的粮食也不多了,而且价钱涨得厉害,差不多涨了一半!”
“这世道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现在走到哪里,似乎都在讨论粮食问题。
苏远又把当前的情况仔细解释了一遍。
张桂芳听得目瞪口呆,她从来不会怀疑苏远说的话。
想到即将到来的饥荒,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脸色都变了。
苏远见状,轻声安慰:
“这种事,咱们也管不了。”
“在外面千万不要跟别人提起这些。”
“之前我已经向上面反映过情况,可惜没有被重视。”
“现在就算开始采取措施,也只能减轻一部分灾害。”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
“这个时候咱们更要谨慎行。”
“万一灾情严重了,说不定会有人要找替罪羊。”
张桂芳紧张地点点头,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我明白了,在外面绝口不提。”
苏远看她还是很不安,忽然想起一件事。